2015年,办公室无人货架诞生。经过两年持续发酵,竞争阵营快速扩容至猩便利、果小美、友盒、便利客、哈米、闲呀、便利吧、咪咕猎手、小而美、黑科技、生鲜柜等数十家企业,并获得经纬、红杉、IDG等资本机构认可,累计融资30余亿元。再加上盒马鲜生、京东到家、顺丰、饿了么等大咖顺势入局,办公室无人货架市场迅速升温,俨然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
据顺丰官方介绍,无人货架并非新生事物,在美国联合办公空间、网络公司十分常见,某品牌在整个日本市场有超过13万台无人货架放置在办公的地方。当前,无人货架在中国市场呈现怎样的发展现状?零食参考展开了市场调查。
如今工作节奏加快,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白领阶层每天在办公的地方停留至少8小时,成为无人货架涌入办公室的缘由与契机。同时,与动辄数千元成本的自动售货机相比,无人货架的推广难度系数较低。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无人货架没有复杂的技术限制和设备门槛,各家企业大同小异,一个普通的无人货架成本约300元,货品总价约600元,商务拓展成本在100元左右。也就是说,铺设一个无人货架点位1000元就能轻松实现,这为无人货架在办公的地方广泛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
面向上游供货商,无人货架的合作模式比较灵活,食品企业或经销商均可参与,按协议进货价供货,将订单产品运送到指定大仓,不承担其他职能和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的人表示,如果当地某家商贸公司可提供足够丰富的产品,办公室无人货架企业会很乐意与其合作,然后在一个地级市逐步寻找2~3家商贸公司做合作,以便减少不必要的繁琐。
考虑到产品的质量把控等因素,部分无人货架企业表示将全面采用直营模式,不会面向食品厂商开放租赁权。而从运作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食品厂商也并没有租赁的必要。
对于下游客户,办公室无人货架公司可以提供免费货架、免费安装、免费运营服务,并承诺客户零风险、零投入、零责任,对于丢失、货损风险完全由自身承担,不会转嫁于客户及客户员工。虽然看上去有百利而无一害,但由于部分企业明令禁止员工上班时间食用食物,所以这种新兴概念的前期推广并没有想象中容易,目前大多分布在在互联网等年轻企业或位置偏远的企业。
据杭州哎哟咪食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负责人鲁海霞介绍,由于公司地处开发区,员工购物不方便,曾计划在办公大楼内新开一家小超市,而无人货架的进驻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成本。该货架每隔1~2天会补一次货,很受员工欢迎。至于业内普遍关注的货损率,目前主流无人货架品牌都能控制在2%~3%,前期的优质客户资源是一大优势。
不过,无人货架在服务过程中也是“看人下菜碟”,会根据公司规模、男女比例、加班时长等多个因素划分类型,分别制定服务方案。
办公室场景消费与生活化场景消费不同,这也决定了无人货架在产品结构方面有所侧重,再加上空间受限,因此无人货架的选品范围较窄,并随时根据消费数据做出更新和调整。从调查情况去看,无人货架在办公的地方场景中的畅销产品能归为以下几类。
其一,品牌知名度较高。无人货架目前面向的主流花钱的那群人为白领阶层,这个群体的消费升级意识较强,对品牌敏感度较高,所以主流无人货架更倾向于和知名品牌合作。
其二,新潮个性产品。产品灵动的包装和定位对年轻人来说具有一定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让人忍不住一试,比如福建萌翻鼠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萌翻鼠食品”)推出的红薯脆条便颇受白领阶层欢迎。
据萌翻鼠食品总经理黄晓峰介绍,“萌翻鼠”与公交公司有过深度合作,联合推出了四张“萌翻鼠”形象的公交卡,慢慢的变成了当地响当当的IP形象,入驻无人货架以来的销量简直出乎自己意料。他表示:“要享用无人货架带来的市场红利,就要精心研究白领阶层的消费需求与文化需求,未来,能够与消费者沟通的减压类、有调性的产品将具备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
其三,具有代餐性。无人货架入驻办公室的最大福利莫过于为忙碌的上班族提供便利的餐饮服务,尤其是年轻人极为头疼的早餐问题也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缓解。
据了解,泡面、火腿肠、“银鹭”花生牛奶等产品被不少员工作为正餐食用,其他代餐类产品也呈现出良好业绩。另外,速食便当、生鲜类产品的呼声同样很高,将成为接下来的重点加码方向,哈米、每日优鲜等企业已全面启动,饿了么目前同样在针对这个方向快马研发,将针对货架、供应链等各个流程做出全方面提升,打造差异化、优质化服务。
其四,小而美,主流价格带低于5元。与家庭场景消费所需的大规格包装不同,小而美的产品更能迎合办公室需求,同时兼顾了无人货架空间受限的特点,在价格上也具备一定的倾向性。结合主流无人货架企业的产品结构来看,70%的产品售价都在5元以下。这样的价格对于白领阶层来说是一道分水岭,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了价格敏感度和消费痛点,并有助于刺激二次选购。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供货方来说,无人货架企业并无忠诚度可言,由于要根据消费数据及时来更新,所以产品不畅销便会惨遭淘汰。归根结底,产品力才是硬实力。
数十家企业马力全开,面对无人货架这片蓝海拼速度、拼融资能力,跑马圈地的劲头像极了当年团购领域上演的 “百团大战”。毕竟优质资源有限,并且只有当货架密度达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才能支撑起高额的配送成本,前期的“吸粉”竞争自然异常激烈。
据了解,猩便利、饿了么等强势平台大打促销战,周期性推出“1元特价”、“满6元减5元”等活动,正常售价也比便利店便宜10%~20%,并且,促销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全部由无人货架企业承担。正因如此,主流无人货架企业尚未针对临期品的处理做出规定,即使临期品出现,以目前的动销速度,可完全通过打折促销活动来消化,没有必要进行退货等操作。
面对这样的价格策略,资金雄厚的企业表现得底气十足,而中小型竞争者则倍感压力。不过,即使是占尽优势的佼佼者,苦撑此阶段也并不好过。据相关食品企业介绍,猩便利已经与其就下一步的双方合作展开新的洽谈,期待食品企业分摊一部分促销费用。饿了么内部人士也表示,后续将加强品牌的广告传播,多管齐下,争取尽快追赶猩便利等先入局者。
在“吸粉”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产品更新频次、上货周期等细节是下游客户关注的重点,也是决定无人货架企业最终发展走向的重要的条件,之前便有客户因上货不及时而改换合作伙伴的事件发生。
由于门槛低,无人货架存在玩家多、防守难的问题,主要竞争策略和供货产品差异不大,尚未有企业建立壁垒,处于齐头并进向前冲的混战期。后续,供应链成熟、产品服务到位、沟通顺畅、客户资源优质的无人货架企业将逐渐脱颖而出。大浪淘沙,究竟谁能成为下一个“美团”?还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