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公司办公室里面,多了一个“小卖部”出来。这个“小卖部”不太一样,仅仅是一个占地面积较小的货架,而货架上摆满着各种各样的零食商品,大多数都是些常见的饮料、薯片、饼干、凉果等等,每个商品的包装都贴着一个专属二维码,用户通过扫码即可成支付。
这就是所谓的“无人货架”,从2017年逐渐红火起来、且有进一步蔓延趋势的新零售项目。
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过去了的2017年,至少有16家无人货架获得了投资,融资总额已超越25亿元。像我们熟知的阿里、腾讯、饿了么、京东等巨头企业都已经入局,甚至跟零食行业几乎毫无关联的IT企业猎豹移动,旗下也开创了“豹便利”无人货架。
而另一名电商巨头苏宁易购,也在2018年初始,宣布旗下无人货架——苏宁小Biu正式在南京上线组货架的铺设,还计划在2018年要完成5万组货架的铺设。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无人货架创业项目主要有小e微店、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领蛙、哈米科技、猩便利、有品、便利吧、七只考拉、零食e家和咕哒猎人等。
我想大家必须还对去年某段时间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有印象,而无人货架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瞄准的是办公室经济,之所以目前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普及来开,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办公室工作人员,80、90后占了大部分。
我们知道,80、90后是喜欢吃零食的群体,又是已经被移动支付深入脑髓的群体,而且货架以及零食,本身购置成本并不高,创业门槛能接受,所以不少企业愿意尝试入局以图尽早抢占市场分一杯羹。
无人货架与共享经济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相同点是同样无人监管,区别则有两点,第一点无人货架出售不可提供他人二次消费的零食,你扫完码后东西就是你的了,你用完后不能放回原位继续销售,不像摩拜、ofo等共享自行车提供暂时性的使用权;第二点无人货架本身的消费模式决定了,几乎不可能做到共享自行车那样,产品遍布大街小巷。
也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无人货架没有门门框框,付款全靠消费者自觉;第二点与上面的共享经济类似,投放的点从目前来说只能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小范围室内,比如办公室。你肯定已经在地铁、露天广场、公园等公众场所见过自动贩卖机,但没办法想象能在这些高人流量的地方见到无人货架,除非该无人货架所属公司想派发福利给群众~
然而,正如共享自行车刚慢慢的出现并且一直到现在还存在的社会弊端:私自上锁、开回自己的家,据称无人货架目前也正经受着人性弱点的考验:贪婪。
网络上据传一位无人货架的创始人说:“我们大家常常会看到有人拿了东西却不付款,虽然都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但也不见得就有多高的觉悟和素质。”
此番言论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大量热议,起此彼伏的神评以及段子让人哭笑不得,大家感受下,比如
还有不少网上的朋友表示由于先前对此项目没什么了解,导致刚开始看到公司出现这种货架,还以为是公司的新福利,免费提供给员工。
而某创业机构在完成若干个无人货架经营一段时间后,有时后台显示货架上还有不少商品,补货人员去了却发现货架已经空空如也。